- 海外院校搜索:
- 出国留学

海南省留学服务中心
-
咨询热线:0898-66699366 / 65690066
全国客服热线:400-888-4476
-
传 真:0898-65357885
-
新浪微博:@海南省留学服务中心
-
邮 箱:hnscse@163.com
-
公众微信号:hnscse0898
-
总部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16号亚希大厦715室
-
邮 编:570203
- 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做好出国留学工作?教育部这样回应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意见》坚持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了重点部署。
一是在教育对外开放中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意见》提出,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改进高校境外办学,改革学校外事审批政策,持续推进涉及出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生、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的改革。
二是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意见》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推动职业教育更加开放畅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基础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三是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意见》提出,优化出国留学工作布局,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深化教育国际合作,鼓励开展中外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扩大在线教育的国际辐射力。同时,通过“互联网+”“智能+”等方式,丰富中西部地区薄弱学校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四是积极向国际社会贡献教育治理中国方案。《意见》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深化与重要国际组织合作,推动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开发推广体系,优化汉语国际传播,支持更多国家开展汉语教学。
《意见》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强调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推动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教育对外开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加强智力支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近日,教育部国际司(港澳台办)负责人结合《意见》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对“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做好出国留学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并指出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将是暂时的。
疫情下如何做好出国留学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给海外留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带来挑战。结合贯彻落实《意见》,教育部将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做好出国留学工作?
对此,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教育部持续做好防疫指导、物资保障、患者救治、心理支持、困难帮扶、安全保护等工作,尽最大努力维护广大留学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
随着毕业季来临,教育部面向留学人员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和优惠政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留学人员组织招聘活动,第十五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已如期在线启动。
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认为,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将是暂时的。该负责人指出,《意见》重申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
“我们将积极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拓展出国留学空间。”该负责人表示,维护留学人员合法权益和切实利益,始终是党和国家关心、广大留学人员和家长关注的问题,教育部将下大力气完善“平安留学”机制,将应对疫情过程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为广大学子实现留学梦保驾护航。
授予“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定外事审批权
教育部国际司(港澳台办)负责人就《意见》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意见》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对外开放作出了相应安排。
高等教育领域,将支持高校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引导高校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完善高校对外开放评价指标。进一步落实“放管服”要求,授予“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定外事审批权,探索高校国际会议分类审批的管理办法。
职业教育领域,将在借鉴“双元制”等办学模式、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方面取得政策突破,鼓励有条件的国内职业院校与企业携手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同时,着手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等品牌赛事,扩大国内有关技能赛事的国际影响力。实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
基础教育领域,将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作出新部署
上述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还表示,《意见》在教育资源的“引进来”“走出去”方面作出了新的部署。
“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和备案的各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近2300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近1200个。”在“引进来”方面,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意见》将从三个方面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一是完善法律制度,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修订工作,为开放办学、规范办学、高水平办学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创新工作机制,通过“项目备案制”“部省联合审批”等改进审批方式,完善评估和退出机制。三是鼓励先行先试,配合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探索适当放宽合作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限制,给予相应的鼓励引导政策或实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在“走出去”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在近50个国家举办了100多个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为引导学校自主、高效、有序赴境外办学,《意见》明确了量力而行、依法办学、质量优先、稳步发展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大统筹力度,完善支持政策。同时,积极推动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配合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协同办学,实现共同发展;扩大在线教育国际辐射力,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和机构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工具;借力“中国教育云”,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推广平台。
全国咨询热线:400-888-4476 E-MAIL:hnscse@163.com 琼ICP备13001830号 公众微信号: HNSCSE